Archive for April 2011
播出時間:(上集) 4/24 17:00│4/25 05:00│(下集)5/01 17:00│5/2 05:00(台北時間)
張愛玲被譽為二十世紀華語文學最優秀、最才氣縱橫的作家,而《金鎖記》更是張愛玲重要的代表作之一,《金鎖記》曾得到許多學者評家的讚譽,傅雷先生譽之為「文壇最美的收獲」,夏志清教授則稱之為「中國從古以來最偉大的中篇小說」。 |
更多內容>>
播出時間:4/17 17:00│4/18 05:00(台北時間)
「台灣之夜」製作人蔣天鐸:「整個節目五段呢,主要把中華民國一百年分成五個階段:
20年一個階段,五個階段,前40年在中國大陸,後60年在台灣,所以整個所有唱的歌曲也好,內容也好是根據年代不同而在轉變。」
這項公演目前規劃分為「辛亥雙十、民國肇造」、「北伐抗戰、安內壤外」、「播遷台灣、蓽路藍縷」、「經濟起飛、見證奇蹟」、「寰宇同慶、精彩百年」等五大主題,節目長達兩小時卅分鐘。
僑務委員廖聰明:「這是創造歷史性的,從來沒有說我們國家金馬獎金鐘獎的得獎人要出來表演,這是創造歷史,這些演員過去都算國寶級的,對我們僑界來講相當有感情,所以我想是有互動關係的。」
播出時間:4/10 17:00│4/11 05:00(台北時間)

底細爵士樂團長期扮演著國內爵士樂推廣者與愛樂培訓者的角色,為了推廣爵士樂,每位資深團員都擁有強烈的使命感,不僅花許多時間搜集資料、教學,免費培訓爵士新秀,還提供有興趣的樂友使用團練室,讓喜愛爵士樂的同好,找到一個自由揮灑的爵士天地。
經歷了多年的努力培植,底細爵士樂團不但有數百名專業或業餘的樂手參與演出,也散播了爵士的種子在每一個樂迷的心裏。在樂友樂迷們支持下,底細每年推出不同風味及不同主題的爵士音樂會,也不斷吸收新秀來培訓,並邀請國內外爵士樂好手作學術研究及演出。
底細爵士樂團在台灣的發展已經邁入第二十五個年頭,為了歡度二十五歲的生日,公視表演聽為您帶來「經典爵士─JAZZ 25 爵士底細」音樂會,底細樂團將演奏二十五年來的精湛搖擺樂與拉丁風格的曲目,如傳統爵士樂曲Kill Joe、Aunt Tissy,還有拉丁爵士名曲One Note Samba、Para Los Rumbelos. Mambo Inn…等。
除了迷人的爵士音樂外,節目中更穿插了數段花絮,介紹這些底細的樂手們,他們不只演奏出優美的爵士樂,更來自社會上的各行各業,他們或許是在各大捷運工地裡穿梭的工程師;或許是留個大鬍子,常要出海捕魚的漁夫;或許是剃個光頭,在深山裡修行的修行者;或許是年輕的大學生…等,讓身為底細樂迷的您,可以更加認識底細樂團這個大家族。
播出時間:4/4 16:00/4/5日 8:00(台北時間)
記錄本屆金曲獎最佳樂團獎的交工樂隊之血淚奮鬥史
交工樂隊最初是以參與反美濃水庫運動,受到重視,他們以在地的傳統音樂為基礎,結合現代音樂手法,創造了呼應現實社會的客家新民謠。接著出版了專輯「菊花夜行軍」,反映了台灣農民在全球化環境下的處境。2000年的金曲獎中,他們獲得兩項大獎,分別是最佳作曲人獎及最佳製作人獎。同年,他們還參加台灣首次舉辦的世界音樂節,和來自八個國家的十個樂團同台競技。

沒有百萬的錄音設備,「交工樂隊」的練唱地方,是個在夏天密不透風、揮汗如雨的菸樓裡。這個由五個大男生組成的交工樂隊,可以堪稱是支魔幻團隊。本片製作人鍾永豐在本片拍攝期間,真正的工作是高雄縣水利局長,打擊樂手鍾成達的另一個身分是那卡西樂師,貝斯手陳冠宇是個專業錄音師,嗩吶手郭進財白天是在高雄市立國樂團擔任的首席嗩吶手,而靈魂人物林生祥是主唱和作曲人,多年前決定返回故鄉美濃,作一個專業的音樂人和社會運動者。這五個身分各異的音樂高手,是怎麼聚在一起玩音樂的?他們有趣的互動情形又是如何?都將在這部片中有精彩完整的呈現。

「交工樂隊這個『交工』的名稱,有它很深厚的意涵。在故事發生的美濃,因為勞動力不足,菸農也有交換勞動力的習慣,今天你幫我採菸,明天我幫你採菸。拍攝期間,樂手們以磊落的態度,讓我記錄樂團內部的討論,有時候我已經有了要關機的心理準備,但是樂手並沒有提出關機的要求。他們對我的信任,讓我十分感謝。為此,我也為交工樂隊作了一首手風琴配樂,放在這部紀錄片裡,在音樂上『和交工樂隊交工』,也當作是我送給五個樂手的禮物…..。」導演賀照緹說。
Powered by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