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觀表演廳】台灣 我的母親

播出時間part 1.2. 5/15 17:005/16 05:00part 3. 5/22 17:005/23 05:00(台北時間)

劇碼
台灣 我的母親


劇情介紹
先民渡大海,入荒陬,以拓殖斯土。
彭阿強一家九口尋至近深山蕃仔林墾荒,正不分老幼胼手胝足,一邊編織未來美好願景之際,
墾首添舍率惡僕前來逼索佣租而發生衝突。村人同感不平之餘,自行推阿強為墾首,圖賄官請照。
一日阿強為次子人秀和童養媳燈妹行合巹禮,添舍旋至尋釁,人秀怒火攻心,竟致氣絕。
官隘將廢,村民慼然,阿強決定聚資設民隘,以守望相助,並利請照,
同時委熱血青年劉金漢隘首職,還玉成金漢和燈妹結合,以符資格。
一夕,颱風猛撲山村,屋毀園失,村民投入災後重建。

斯時,日清甲午之役落幕,馬關和議割台,一干政客大戶設計台灣民主國騙局,
假裝從此自立無涉中國,並厚利誘結列強護台。奈外援裹足,日軍已登陸。
台民義不臣倭,尤以桃竹苗客屬,隘勇團練組織健全,兼熟丘陵複雜地勢,
乃與日寇展開抗日史上最慘烈戰鬥。原先蕃仔林村眾,額手稱慶民國成立,
從此翻身為國家主人,旋踵間乍聞唐撫已落跑,民主國只是曇花一現,憤恨之餘,益堅守土決心。

蕃仔林變色,搖身一變為日本鷹犬的添舍偕日軍龜田等至彭家,
龜田戲虐燈妹,添舍逼阿強繳租,拉扯間金漢等義軍衝入殺掉龜田和添舍。
阿強命金漢等保護全村避難,並自傷身體,留下獨擔禍責。
但為時已晚,大隊日軍蜂擁掩至,非決一死戰,無以逃出重圍,金漢等毅然決然,拿起槍桿。

《場次》
第一場 過台灣
第二場 請墾照
第三場 宿做堆
第四場 辭公媽
第五場 招子婿
第六場 相欠債
第七場 民主國
第八場 抗日寇

劇中人物介紹
彭阿強—許亞芬 飾
勤勞、刻苦、具強韌生命力的老莊稼人。
明裡笑呵呵,暗裡老淚多多,據理力爭的硬漢,疼愛妻兒的慈父,帶領全家人越過「黑水溝」,
到台灣來墾荒。為了做有尊嚴的台灣人,與天災人禍浴血奮戰…。

阿強嬸—王金櫻 飾
性格堅毅,吃苦耐勞,相夫教子,勤儉持家的傳統台灣婦女典型。
丈夫敢做能做的,她沒有不能。為了守住彭家的土地每日操勞。
面對艱困的命運,就算打斷牙齒也要和血吞落肚裡。

燈妹—石惠君 飾
彭家童養媳。聽天由命,逆來順受。一個苦命卻十分堅強的婦女。
許配給彭家二兒子人秀,大喜之日人秀竟暴斃。
後與劉金漢「宿作堆」,生下兒子卻與丈夫別離。
淚往肚裡流,苦往心裡吞,強強要加上來的苦命。蒼天!保佑啊!

劉金漢—郭春美 飾
無家無後的羅漢腳,出生入死的隘勇,仗義執言、武藝精湛卻不識種田之術。
被彭家收為養女婿,與燈妹做伙為土地打拼。
為了憨牛子孫得薪傳,扛起槍打東洋番…。

葉阿添—久登 飾
當地墾首,典型台奸,清朝時官商勾結,欺壓百姓,做惡多端。
日本統治時又勾結日本人掠奪台灣人土地,罪孽深重,被抗日義勇除,死有餘辜,民心大快。

彭人華—簡蕙如 飾
彭家么子,憨直且個性剛烈的純樸青年。暗戀燈妹卻無緣與其成親。
面對天災人禍一度離家出走,頓悟父母對其期望甚高,後來成長為帶領村民抗擊侵略者的勇士。

劇評

導演將舞台背景寫意化,抽離族群的特定環境,將人類與土地情感的共同性,
經由歌子戲特有的曼妙趣味以生活化的作法,呈現之具親和力的形式,
為台灣人發出沉默之聲。如此"迂迴而曼妙的表達"細緻浪漫實屬難得佳作。
 /著名作家 李喬

深具大格局的史詩氣魄,劇情結構主體清晰,層次分明。
表演者落落大方,情感內斂,整體搭配可謂無懈可擊,璀璨的未來更是指日可待。
/劇評家 劉慧芬

台灣歌子戲竟然能演出這種前所未有的本土題材,而且將歌子戲保有濃濃的復古風韻,
實在是一大革命。成功的將傳統歌子戲向現代舞台前進了一大步。
/著名作家 楊青矗
結合台灣新劇與舞台劇的劇場概念,為歌子戲另闢新徑。
身段完全以直接、寫實的手法來表現,憑演員現場的演出,特別強調內心戲的功夫。
戲劇張力憾人心,令人不覺淚下。
/劇評家 林明德

不同凡響……整體精緻歌子戲的六大訴求,彰顯歌子戲的傳統和鄉土的美質,
自然融入當前藝術的思想理念和技法,並確實的調適於現代劇場,使之相得益彰。
也因此河洛普受好評,建立了「精緻歌子戲的典範」……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其令人刮目相看是可以預期的。
/名教授 曾永義

以傳統手法,表演非傳統劇目。
演員的唱腔技巧是促成了這齣戲獲得成功的最大功臣。
演技精彩絕倫,為傳統注入了新血與活力,令人起敬。
/《世界論壇報》

Taiwan macroview TV

Powered by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