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紀事】白鐵光華

播出時間7/4 18:00│7/5 04:00(台北時間)

白鐵光華
李家驊
1978年生,台北人,政治大學廣告學系(2001.06),南藝音像紀錄研究所畢業(2005.01)。曾任慈濟大學傳播系兼任講師。現為南藝藝術創作與理論博士班研究生、獨立影像工作者。

作品年表:
1.場外之內
2.景福門日記
2006第五屆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評審團推薦獎
3. 25歲,國小二年級
2005日本山形紀錄片影展,亞細亞千波萬波特別賞
2004第六屆台北電影節,最佳紀錄片
2003第三屆南方影展,最佳紀錄片


民國五十五年十月三十一日,臺鐵為慶祝蔣介石八十誕辰,正式開行名為「光華號」的DR2700特快車。這輛俗稱「白鐵仔」的柴油列車,當年行駛最高時速高達110公里,創下臺北到高雄4小時45分的紀錄,因而以快速聞名風光台灣西部一時。當年的「白鐵仔」炫目奪人,不僅僅是乘客心中的豪華列車,駕駛「光華號」也成為了所有鐵路司機們榮耀的夢想與目標。

然而意氣風發的年代不常。隨著縱貫鐵路電氣化,民國67年自強號電聯車上路;原來兼有快速與豪華的柴油車「光華號」,因無法配合電氣設施不得不離開西線,轉到北迴線行駛。隨後再一次面臨技術層面的汰換與更新,「白鐵仔」把跑道換到了東部,也放慢馳騁的速度,成為站站停靠最親民低廉的普通車。四十餘年的時光移轉,從西部陸上交通的霸主「光華號」,到東部站站停靠的通勤列車;這輛列車被賦予的身份與職責,在時間與技術的催化下早已迥然相異;然而無法否認的是,即使作為最平價的列車,光華號依然承載著串連東部地區各個市鎮的重要交通工作。


如今白鐵的外衣雖然亮眼依舊,在台灣旅客心中,「白鐵仔」卻似乎早已光華不再;在東部公路開發與汽車逐漸取代火車運輸的同時,光華號在工具層面上的重要性,似乎日暮西山。不久之後,東部鐵路電氣化工程即將完成,這輛見證台灣陸上交通四十年發展的列車,也將正式退役離開台灣交通服務的舞台。然而,面對一連串時代因素的變遷,雖然告別在即,「白鐵仔」對台灣交通與人文留下的影響與意義,卻未曾止息……


導演
李家驊

副導演/製片
黃敬涵

攝影
李家驊 施合峰

攝影助理
陳姿蓉 楊雅如

剪接
梓木 陳惠萍

配樂
翁之樑

片頭動畫
林欣昉

混音
擎天信使音樂

字幕
李片郎

協力製作
益鼎傳播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照片提供
洪致文 黃文鎮
吳易翰
台灣鐵路管理局


資料畫面
財團法人國家電影資料館


感謝
連枝賢 劉坤秀
盧達雄 洪致文
吳易翰 王美玲(娜美)
黃文鎮 李瑞欽
吳彥均 片倉佳史
彭榮乾 游錫銘
楊聰得 何東寶
翁惠平 盧聰豪
江宏明 黃台生
吳良君 薛俊良
何信德 田瑞哲
邱翊晉 古庭維
毛榮富 潘朝成
黃黎明 陳春珍
林冰友 陳怡如
沈紘騰 柯金源
于立平 左珮華


南方公園鐵道社團
仕佳興業有限公司
台中縣山線社區大學
豐原市翁子里辦公室
豐原市萬年宮
葫田水鄉
勝興車站
花蓮縣玉里鎮大禹國民小學
中華民國鐵道文化協會
交通部台灣鐵路管理局
台鐵秘書室三科
花蓮火車站
花蓮車班組
花蓮機務段
台東火車站
台東機務分段
三民火車站
玉里火車站
山里火車站
高雄火車站

Taiwan macroview TV

Powered by Blogger.